在线教育 - 教育信息网-- 做有温度的教育报道!
标签: 在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Tags > 在线教育

“雨课堂”全球用户已达1638万

10月12日,在第三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上,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4 0版发布。截至今年9月,“雨课堂”全球用户已达1638万,较去年增长1100余万。除了“雨课堂”,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已冒出不少智慧教学工具。正如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在此次研讨会上所说,在线教育体系和智慧教学的实践早已像“雨”一 ...

“雨课堂”全球用户已达1638万

10月12日,在第三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上,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4 0版发布。截至今年9月,“雨课堂”全球用户已达1638万,较去年增长1100余万。除了“雨课堂”,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已冒出不少智慧教学工具。正如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在此次研讨会上所说,在线教育体系和智慧教学的实践早已像“雨”一 ...

两会观察:在线教育该怎么管?

因去年疫情暴发居家隔离的缘故,在线教育等一大批产业在互联网架起的虚拟桥梁下快速发展。但在线教育又区别于其他行业,它事关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自身也含有公益底色,在线教育暴露的问题备受关注。一小学生在家中通过平板电脑收看直播上数学课。(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点出在线教育乱象、提出行业监管方法,同时也提醒不要“一棍子打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 ...

孙茂松: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思考

在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孙茂松作了主旨报告。他是我国慕课理念推行与建设先行者、也是2013年清华大学发布的我国第一个中文慕课开放平台“学堂在线”研发负责人。孙茂松清华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孙茂松首先阐述了在线教育、在线教学、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等几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线教学的实质等效问题,同时总结了慕课的特 ...

汪潇潇:融合式教学是教育全球化的重大契机

前言在线教育教学由疫情下的“受迫性创新”走向后疫情时代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将会如何发展?《中国教育网络》就该话题采访了教育部在线教育中心秘书长、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汪潇潇。汪潇潇认为,后疫情时代,融合式教学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长远看,在线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个深层次变革教学模式的教育问题。从更宏大的视角上去推演,它将成为推动教育全球化,构建习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 ...

刘林委员: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贩卖“升学焦虑”亟须引导

“据统计,目前全国互联网教育用户已超过4 2亿,占全国网民的四成以上,在线教育及其关联产业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以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认为,一些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因“加重中小学生负担”“贩卖升学焦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须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积极培育和引导其健康发展。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

全国人大代表牛三平:建议对在线教育立法

“在线教育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线上共享,为疫情时代教学带来极大便利。”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线教育市场的飞速膨胀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议对在线教育立法,确保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今年全国两会,作为教育工作者,牛三平准备提交的建议中,包括关于“开展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试点”“科学调整民办高校招生批次”“对在线教 ...

在线教育需要以人为本而非以资为本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直指在线教育行业问题。疫情、长假、家长焦虑、资本寻求高回报机会等多重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在线教育,尤其是在线培训迅速获得大量投资。由于超过常态的资金投入,不少人发现,原来总被时尚商品占据的广告区位和时段现在已经被在线教育机构替代。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在线教育和培训机构本身性质与特征的变化。原来靠课程产品销售获得回报的机构,无法与靠大量融资获得回报的机构在同一 ...

在线教育构建校内外生态图谱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也是继《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和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后,再次明确提出在线教育在面向未来的变革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进一步通过优化治理、制度 ...

以高质量在线教育推动城乡优质均衡

据媒体报道,世界慕课大会近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旨在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新力量、分享实践经验,以推动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主旨报告,分享了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探索,尤其是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做法。他指出,慕课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了宝贵经验。如今,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大范围关闭学校,以在线教育方式取而代之。因此, ...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四五”规划首提“发挥在线教育优势”,这明确了在线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了遵循。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各类学校大规模停课,大量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 ...

利用信息时代技术条件,助力城乡基础教育鸿沟的弥合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74号(教育类423号)提案答复的函》,就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的“延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支援乡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议进行了回复。有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在自愿的前提下,可将一部分科技人员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3-65岁,让他们下乡支援乡村教育。教育部在回复中指出,委员提出的补充出台科技人员支援乡村教育管理办法的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专业 ...

钟秉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

以“在线教育新常态从‘学习革命’到‘质量革命’”为主题的2020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要主动适应信息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新的时代,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互联网教学为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契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

诺奖得主赫克曼:在线教育创造新机遇的同时,加剧教育不平等

当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穿越寒暑继续在全球蔓延,当全世界数以十亿计的孩子被迫与校园分隔,承载社会未来希望的教育行业如何在疫情下转“危”为“机”?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与腾讯主要创始人、“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博士就“疫情下的全球教育”展开线上对话。他们一致强调,科技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形式和新思路,特别是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在线教育一方面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

朱永新:后疫情时代,教育应该如何做?

经历了为期半年的线上教学,孩子们终于返校复课,老师们也不用再做“线上主播”。在学校教学基本恢复正常后,我们也多了一些思考。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能做些什么?学生今后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在线教育可以推进教育公平吗?今天为您分享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先生于“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上的演讲,一起来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早在20年前,一位小学生在以“梦想”为主 ...

余胜泉:在线教育会常态性融入学校教育之中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教育被迫转为线上,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战演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隔屏上课,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意味着哪些变化?没有固定教学场景,怎么营造学习氛围?带着这些疑问,央广网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以下为本次访谈实录:主持人:今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 ...

余胜泉:大规模在线教育后将呈现教育新生态

非常时期的“宅家教育”一直没有远离我们的视线,反而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持续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思考,这场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过后,带给未来教育的,究竟将会是怎样的影响和改变?■未来的教学形态,将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互联网教育一定得想办法融入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师手里的利器。■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向融合,将促进教育大规模的社会化协同,形成新的学校教育生态。非常时期的“宅家教育”,在一定程度 ...

武永卫:在线教育下一步需要聚焦交互问题的解决

“如果老师每天收到多个学校和院系公众号置顶或微信群提醒消息都是和教学相关的,那他一定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关注教学,而关注本身就是教学质量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日前举行的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FCES2020)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武永卫说。精心组织是基础武永卫表示,在线教学需要广大教师改变往常的线下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而这一过程需要学校、院系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和引导。为了让教 ...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dianshiw@163.com (请将#替换为@)
Copyright © 2023 教育信息网 www.e-chin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20032163号-3
内容仅为示范,如有建议、意见或投诉,请及时联系